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,它与确诊病例有什么不同?
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艾达币?
简单来说
就是患者身上携带艾达币了新冠病毒
但是不发病艾达币,没有明显症状
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得新冠肺炎艾达币了
2
无症状不算确诊吗艾达币?
两者有什么不同艾达币?
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
有临床症状艾达币,如发烧、咳嗽等
肺部有影像学改变
无临床症状艾达币,肺部有影像学改变
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
没有临床症状
肺部影像学没有发生改变
无症状感染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,开展血常规、CT影像学检查和抗体检测,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,符合确诊病例诊断标准后,会在24小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艾达币。
以下几种情况
展开全文
无症状感染者可以诊断为确诊病例
01. 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呈阳性并已经开始出现症状;
02. 无症状感染者观察一段时间后艾达币,出现咳嗽、发热、乏力等症状;
03. 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出现临床表现症状,但肺部CT检查有病变艾达币。
3
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传染他人艾达币?
无症状只意味着感染者没有症状
并不是没有传染力
且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
与确诊病例是一样的
具体包括:
直接传播、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
✓ 直接传播
感染者喷嚏、咳嗽、说话的飞沫艾达币,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感染;
✓ 气溶胶传播
飞沫混合在空气中艾达币,形成气溶胶,吸入后导致感染;
✓ 接触传播
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,接触污染手后,再接触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粘膜,导致感染艾达币。
所以
对于无症状感染者
同样要进行密接者、次密接者的排查
以及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相应的场所管控措施
4
无症状感染者是如何找出来的艾达币?
既然无症状感染者
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
那么
是怎么发现他们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呢艾达币?
一般是通过
追踪确诊病人密切接触者、重点人员核酸筛查发现
查出的无症状感染者
通常有2种情况
①患者处在潜伏期艾达币,尤其是潜伏期的中后期,查出来有核酸阳性;
②患者症状较轻,自愈了,在恢复期查出有抗体阳性或者有核酸阳性艾达币。
5
为什么这次疫情中
无症状感染者如此之多艾达币?
与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关
新冠病毒不断变异,传播性较强,但致病力在下降,因此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症状相对轻微艾达币。
与大规模免疫接种有关
随着大规模人群的免疫接种,疫苗接种为保护广大易感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感染后重症率和死亡率在降低,轻症或无症状比例在提高艾达币。
与早期发现和管控有关
疾控、卫生系统早期快速筛查,使得一些早期感染者还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就被发现艾达币。
与感染对象免疫力有关
与感染对象的免疫力有关艾达币。年轻人群当中更容易出现无症状情况。
6
无症状感染者中
有多大比例会成为确诊艾达币?
目前还无法确切知道无症状感染者中到底有多大比例会成为确诊,但可以肯定的是, 变异株不同,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也有所不同艾达币。
目前看来,德尔塔变异株侵袭下呼吸道概率高,奥密克戎变异株侵袭上呼吸道概率高,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更轻艾达币。
相比德尔塔变异株,奥密克戎变异株致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相对较高艾达币。
7
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艾达币?
目前,无症状感染者 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艾达币。
未来抗病毒的小分子药物如果上市,或可针对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艾达币。当前感染者所要做的是充分休息,尽快恢复。
8
无症状感染者多久能转阴艾达币?
奥密克戎无症状感染者从当前临床治疗经验来看,转阴时间与轻型、普通型患者没有本质区别,一般为两周左右艾达币。不过不排除个别感染者6~7天即转阴。
9
无症状感染者增多
要如何保护自己艾达币?
PART
01
戴口罩
外出或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戴口罩,家长也应让孩子佩戴好口罩艾达币。
PART
02
洗手
洗手三要素:第一肥皂,第二洗20秒,第三流水清洗艾达币。
转场时,如乘坐公共交通后进办公室或者回家要洗手,上完厕所要洗手,拿完快递要洗手,摸了公共场合的东西洗手,这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自觉的习惯艾达币。
PART
03
居家防护
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,室内勤开窗、常通风,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艾达币。保持家具、餐具清洁等。
均衡营养、适量运动、充足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,少出门,不聚集艾达币。
来源: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
温馨提示
不前往涉疫地区艾达币。市民朋友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,不出境、不出省,尤其是不前往有病例报告的城市。外省旅游、出差归来后,建议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并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,一旦出现发热、干咳等不适症状时,立即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诊。
主动接种新冠疫苗艾达币。符合条件的市民应尽快全程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。我市已全面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工作,请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间隔达6个月的市民,及时就近进行新冠疫苗加强接种,共同筑牢全民免疫屏障。
落实健康生活方式艾达币。自觉养成“勤洗手、常通风、少聚集、一米线”等文明健康好习惯,不扎堆、不聚集,保持安全社交距离。出入公共场所时,积极配合测量体温,戴口罩,查验健康码、行程卡等防控措施。
◎ 信息来源:今日绵竹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